为充分发挥优秀典型案例的引领作用,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,经广泛征集、严格筛选,并反复征求有关方面意见,最终筛选出10件案例,今天正式发布。这10件案例分别是:
(一)蒋某、何某华、范某等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监督系列案。债权人蒋某等人为实现其债权,不法获取第三人资兴某投资公司印章后,伪造该公司出具的担保函或在案涉借款协议上私盖印章,据此向法院提起诉讼,骗取法院生效判决,致使该公司承担连带担保责任,无辜背负巨额债务。长沙市两级检察机关主动作为,通过调查核实,查明案件真相,综合运用抗诉、再审检察建议等多种监督方式,促使该系列案再审改判,避免了企业合法财产被强制执行,使企业恢复正常运转,有力地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。
(二)谭某涉“校园贷”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监督系列案。为规避金融监管,不具备金融放贷资质的湖南某投资咨询公司违规向在校学生发放“校园贷”,假借自然人名义提起诉讼,侵害借款学生合法权益。检察机关发现案件线索后,依法能动履职,精准监督,经调查核实认定该系列案构成虚假诉讼,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获法院采纳,有力打击了规避金融监管的行为,维护了借款学生合法权益,维护了司法秩序。
(三)董某、邓某某等退伙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。邓某某因涉及多起民间借贷诉讼,企图处置长沙市区一限售房逃避债务。经与中介机构董某等人串通,虚构合伙经营酒吧不成而退伙的事实,由董某提起诉讼获得生效民事调解书后,申请执行并拍卖房产。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,通过调查核实还原事实真相,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监督纠正该虚假调解案件,并向有关机关移送虚假诉讼及职务犯罪线索,保障了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,维护案外人合法权益和司法公信,查处司法掮客和司法蠹虫。
(四)杨某华与肖某才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。杨某华与肖某才串通虚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,提起诉讼骗取民事调解书,通过民事强制执行套取住房公积金。检察机关通过调查核实查明虚假诉讼的事实,抗诉后法院再审改判撤销原虚假调解,有力打击了妨碍诉讼秩序、损害司法权威的行为,维护了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秩序。
(五)凌某朝与肖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。凌某红对肖某享有民间借贷债权,因肖某有多起债务纠纷,为尽快实现债权,凌某红虚构其弟凌某朝与肖某存在房屋买卖关系的事实,以凌某朝名义提起诉讼,骗取法院判决。检察机关发现该案虚假诉讼线索后,及时展开调查核实,提出再审检察建议,法院再审后进行了改判。该案严厉打击捏造事实、伪造证据等虚假诉讼行为,维护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,维护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。
(六)黄某某等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监督系列案。杨某某通过伪造借款合同,虚构民间借贷关系提起民事诉讼,骗取人民法院调解书后申请强制执行,意图通过借款的形式将赌债合法化。检察机关根据对杨某某系列虚假诉讼案件的调查,深挖出杨某某黑社会团伙涉黑涉恶的犯罪事实与“保护伞”,另挖掘出关联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线索50余件。检察机关将虚假诉讼监督与“破网”“打伞”统筹推进,彰显了检察机关惩治虚假诉讼的职能优势,促进了社会治理的优化和社会秩序的维护。
(七)孙某、冯某等民间借贷纠纷检察监督系列案。孙某、冯某等人通过“砍头息”“制造虚假流水”等“套路贷”方式,迫使童某等九名借款人签订空白欠条、数倍于实际借款金额的借款合同,以虚构的事实和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骗取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书、判决书,对其虚构的债权债务予以确认,并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侵占被害人的财物。孙某、冯某等人因组织、领导、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、虚假诉讼罪等依法判处相应刑罚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央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要求,在打击“套路贷”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,依法对虚假诉讼案件进行监督,促使法院依法改判,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(八)龙某某等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。龙某某为在某砂石场破产程序中优先实现其债权,与该砂石场实际控制人夏某某恶意串通,虚构砂石场欠付多名农民工工资的事实,向人民法院提起25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,骗取法院民事调解书,优先实现了其债权,侵害其他真实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检察机关依职权监督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后,法院撤销民事调解书,龙某某、夏某某领取的执行款被追回,二人还因虚假诉讼罪被追究刑事责任。该案的成功办理,维护了真实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还确保了企业破产制度在司法轨道正常运行。
(九)段某某等破产债权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。某实业公司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,债权人段某某为确保其债权得到实现,与某建设公司高管段某恶意串通,伪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、验收单等证据,虚构段某某分包案涉工程尚欠工程款未结清的事实,前后通过仲裁、诉讼等方式骗取仲裁裁决、民事判决书,确认其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。检察机关依职权调查还原事实真相,依法提出抗诉,法院再审判决撤销原判,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。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建设工程领域虚假诉讼,切实保护了合法债权人的权益,净化了建筑行业生态,维护了司法秩序和社会稳定。
(十)湘乡某某小贷公司公证执行虚假诉讼监督案。湘乡某某小贷公司利用刘某等人急需资金的心理,与刘某等人签订借款协议、保证合同、委托收款证明并办理公证,但并未将借款实际支付给刘某。公证机关违规出具公证债权文书,该小贷公司据此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。检察机关调查还原虚假公证的事实真相,发出检察建议后,法院裁定对案涉公证债权文书不予执行。该案是检察机关以执行监督为切入点,将监督向公证、仲裁领域延伸,扼制非诉领域不诚信行为的典型案例。